工程热物理学报杂志社
 
/ / /
 
 
期刊名称:工程热物理学报
主办单位: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国内刊号:CN:11-2091/O4
国际刊号:ISSN:0253-231X
出刊日期:月刊
期刊级别:
CA 化学文摘(美)(2024)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24)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23-2024年度)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2020年版,2023年版
期刊荣誉:中科双效期刊
 
《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简介
《工程热物理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于1980年创刊,现为单月刊。其办刊宗旨是按照党的科技方针政策和出版方针反映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科技成果,传播科技信息,积极开展国内学术交流,发现和培养科技人才,推动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为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服务。
《工程热物理学报》主要刊登工程热力学与动力装置、热机气动热力学、传热传质学、燃烧学、多相流、流体机械和工程热物理研究中的实验测试方法及技术等方面具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学报只刊登首次发表的论文,强调独创性、先进性,能及时报导工程热物理学科范围内的重大科研成果和研究进展,首先发表国家、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项目成果的文章,如“八五”和“九五”攻关项目、国家863高科技项目、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国家973高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以及得奖项目的延续性文章。
《工程热物理学报》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查看详情
 
/ 稿 / /
 
《工程热物理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坚持“创新性、先进性、科学性”的办刊宗旨,主要刊登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热机气动热力学、传热传质学、燃烧学、多相流、流体机械、实验测试方法及技术等方面具有创造性的最新科研成果。《工程热物理学报》是Ei核心检索期刊(Ei Compendex),被多家国内外知名检索系统及数据库收录,本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一、来稿要求
1.来稿要求论点突出、论据充分、数据可靠,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准确性、规范性和可读性。
2.来稿切勿一稿多投,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来稿须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和著作权规定。如发生泄密、侵权问题,一切责任由作者承担。
4.来稿请附页注明投稿人及联系人的简介、通信地址、手机号码、电话、电子信箱, 以便于联系。
5.稿件内容及撰写顺序:首页右上角标明投稿学科(如燃烧学);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作者、单位(包括一、二级单位,全称)、所在城市、邮政编码,中文摘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中文关键词(3~5个),中图分类号;英文题名、作者、单位、所在城市、邮政编码、国别,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引言,正文,参考文献;首页下角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作者简介(包括作者姓名、出生年份、性别、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6.稿件中使用的各种量、单位和符号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量和单位》中颁布的有关规定,非法定许用单位应换算成法定许用单位;文中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且全文统一。
7.文中的插图应大小适中,线条和图注应清晰可辨。
8.参考文献须在文中标注,并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排。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引用。
9.稿件的篇幅请尽量控制在15页以内。
10.请严格按照期刊要求的模板进行格式修改,格式不符的文章将一律不予审稿。
二、来稿约定
1.稿件一般须经编辑部初审、专家外审和编委会终审等程序后决定是否录用。稿件的审稿周期一般为3个月。如果作者在投稿3个月后未收到本刊的任何通知,请与编辑部联系,作者有权改投他刊。
2.本刊文章分为综述、论文、研究简报3种类型。就某一学科或专题进行全面评述,提出前瞻性和指导性意见,按综述发表;研究内容完整,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工程实用价值,按论文发表;有创新或实用价值的阶段性成果、探索性研究等,按研究简报发表。
3.稿件在本刊刊出,即表明该文所有作者均已认可其版权转予本刊。
4.稿件刊出后,即按规定给付稿酬,并赠送第一作者刊登该文的刊物一本。
点击在线投稿
 
/ / /
 
/ / /
 
 
/ / /
 
 
 
 

(c)2008-2018 聚期刊

 

本站产品最终解释权归JUQK.NET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